博客
关于我
划分子网与NAT的区别。。。
阅读量:743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3-23

本文共 752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为了更好地理解IP地址划分与NAT技术的关系,我决定深入分析这一技术细节。

子网划分

在互联网早期,IP地址被划分为A、B、C三类。A类网络每个网络可分配126个地址,每个网络支持的主机数量高达16,777,214台。但事实上,广播域内存放这么多IP地址远远超出实际需求。这种情况下,网络会经常出现通信冲突,导致资源过载。

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子网划分技术应运而生。通过将每个大型网络划分成更小的子网,路由器能够动态分配子网地址。子网地址来源于原有的网络地址,主要利用其主机部分。这一过程即为子网划分,通过网络掩码技术将子网信息隐藏,从外部看仍为原网络地址。

NAT技术

NAT(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,网络地址转换)技术自1994年提出以来,成为解决IP地址短缺的重要解决方案。其核心作用是为内部网络的主机(使用私有IP地址)提供与因特网通信的通道。

NAT路由器通过将内部本地IP地址转换为全球IP地址,实现了内外网通信所需的地址转换功能。这种方式使得仅需少量的全球IP地址,就能支持大量内部主机的网外访问,从而有效缓解了IP地址资源的紧张。

区分子网划分与NAT

子网划分主要是为了解决网络过载问题,即通过细分IP地址空间,降低同一广播域内终端数量。而NAT技术则是为了优化地址利用率,通过地址转换方案,使少量全球IP地址映射到大量私有IP地址。

两种技术各有侧重,子网划分关注网络内部资源分配,NAT技术则关注网络与外部通信时的地址转换需求。理解两者的区别,有助于更好地设计和管理现代网络架构。

方法论上,这两种技术都体现了网络资源优化的重要性,但分别从不同的维度进行解决。通过结合子网划分和NAT技术,可以更好地应对当前网络地址资源挑战,构建高效、稳定的网络环境。

转载地址:http://nqszk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vMotion 操作失败进度卡在14% ,报错: Operation Timed out
查看>>
重置UAG Application admin密码
查看>>
嵌入式系统试题库(CSU)
查看>>
【自考】之信息资源管理(一)
查看>>
setup facatory9.0打包详细教程(含静默安装和卸载)
查看>>
java.security.InvalidKeyException: Illegal key size
查看>>
Linux kernel pwn --- CSAW2015 StringIPC
查看>>
IDEA 找不到 Persistence窗口解决办法
查看>>
C++ Primer Plus读书笔记:循环读取(错误处理)
查看>>
Form窗体属性
查看>>
vue 错误收集
查看>>
00010.02最基础客户信息管理软件(意义类的小项目,练习基础,不涉及数据库)
查看>>
00013.05 字符串比较
查看>>
Effective Java 读书笔记
查看>>
SpringBoot使用@Email报错误
查看>>
访问servlet时弹出文件下载框解决方法
查看>>
IDEA-@Slf4j和log标签&@Data(Lombok)无效
查看>>
SpringCloud-Eureka报错 Error creating bean with name解决
查看>>
Thymeleaf 生成下标,索引,使用Stat变量
查看>>
初始微服务---Springcloud发展【第一期】
查看>>